在你的印象中,淠史杭是什么颜色?
(资料图)
是群溪拂过山岗、草木蔓发的绿意,还是万流滋养农田、迎来丰收的金黄?
我说,淠史杭是红色的。
这红色,是千军万马肩担手抬的一腔热血,是把生命留在建设一线的极致忠诚,更是创造不可能的人间奇迹。
自力更生、顽强拼搏、牺牲奉献、科学求实……淠史杭用14年塑造的精神,在65年后的今天,依然闪闪发光。
【决策】
昔日的江淮丘陵地区,无雨则旱,有雨即涝。
有史料记载,从1383年到1949年的566年间,有记载的水旱灾害达357次。
这其中,旱灾的危害更频繁也更惨烈。六安地区曾有过“晒死鸡”“晒网滩”“死人堰”等世代沿袭下来的地名,可见旱灾已经深深浸透百姓的血泪。
要么赤地千里、颗粒无收,要么百川沸腾、高岗为谷……“走千走万,不走淮河两岸”,说透了淮河之灾,道不尽百姓苦难。
在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”的伟大号召下,大别山区陆续兴建拦蓄洪水的大型水库。随后,利用上游水库蓄水灌溉,建设淠史杭灌区从规划走向实施。
从1958年8月开工,到1972年9月基本建成,14年间,80万江淮儿女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、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,完成土方工程6亿立方米、打通各级渠道2.5万公里,变水害为水利,把昔日贫瘠之地变成今天的千里沃野,创造了堪称世界治水奇迹的淠史杭灌区。
然而,建设之初,一切和想象的仿佛不一样。
淠史杭工程上马之时,并没有纳入国家计划,没有立上项。没立项,意味着缺少必要的供应和保障。
一边是连年天灾,一边是物资匮乏,六安人民的选择是——白手起家、自力更生。
民工们挑着担、推着车、男女老少前呼后拥,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工地。工具、被子是自家的,就连口粮和蔬菜,也是自带的。
一时间,六安、寿县、霍邱、肥西、舒城、长丰、庐江等地数十万治水大军奔赴淠史杭工程建设工地。他们以日正常上工50万人、日最高上工80万人的“人民治水”战争,完成了新中国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。
【智慧】
1958年8月19日,时任淠史杭工程总指挥的赵子厚在横排头工地开挖第一锹土,拉开了灌区建设序幕。
淠史杭工程兴建之初,中国正处于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,建设困难重重。
当年参加工程建设的有六安、巢湖、合肥、滁州和河南省两县等地近百万治水大军,以铁锹、十字镐和独轮车等原始工具,战斗在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。
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。没有水泥自己造、没有炸药自己熬、没有木料自己捐……灌区人民创造出了专攻切岭工程的“洞室爆破法”,发明了专攻“马肝土”的劈土法,研制了垂直运输工具“倒拉器”,还有渠道量方、运土器、轨道运土等,以人民的聪明才智克服建设中的千难万险。
樊通桥地下的黄礓土,俗称“马肝土”,这种土“天晴硬似铜,下雨一泡脓”。民工们一镐刨下去,只能刨起鹅卵石大的一块。六安民工刘美三带领十几人反复试验,研究出了“劈土法”——先在作业面下挖一条长沟,在沟里向土方挖进一到两尺,形成空脚,再在作业面上方地面一到两尺的地方钉木桩,钉入一定深度,岗土涨裂,自动倒下。这一方法提高挖土工效50倍,迅速在工地上推广开来,还有其他省的水利工程专程派人来学习。
在淠史杭建设工地上,最艰巨的劳动是运土。平地挖河,运土就已十分吃力,切岭、填方运土更加艰难。肩挑重担,一天上下百余趟,再强壮的身体也顶不住。于是,群众迅速发明了一种快速转运土石的先进工具——“倒拉器”:在岗岭高坡倒土处固定一个滑轮,两人一组通过滑轮穿过的绳子操控一辆车,一人向上推车,一人往下拉绳,九百斤重的一车土石,就这样被轻巧地运上高坡。
根据“倒拉器”的原理,各式各样的运土工具在建设工地上不断涌现。“倒拉器”大大解放了劳动力,它与“劈土法”和“洞室爆破法”被称为淠史杭工程建设的“三大法宝”。
【热血】
开山劈岭,引水上岗,在当时那个年代,并不是一件容易事。但千千万万的建设者,始终把一腔热血奉献给淠史杭工程,甚至把生命留在了建设一线。
切岭开河:10米以上深切岭98处,最深达26米。
黄昌栋是淠史杭工程总设计师,建设时期,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。1964年5月,黄昌栋病倒了,吃不进东西,瘦得皮包骨头。就是这样,病床上的他仍然对工程修正规划提出了40多条建设性意见。
最后的日子里,黄昌栋的心愿是再到五里墩切岭上去看看。1964年5月31日,42岁的黄昌栋在淠河边走完了生命最后的时光。离世后,他被安葬在六安淠河总干渠岸边。
魏胜德是淠史杭工程委员会副书记,也是将军山渡槽建设的主要指挥者。1969年底渡槽建设开工后,他日夜坚守在工地一线,超负荷的工作,让他根本无暇顾及严重的肝病。1970年11月,这位48岁的山东汉子在劳累和重病中永远闭上了眼睛。弥留之际,他还一直在念叨“将军山……我要回工地去……”
横排头建成通水。
挖沣西干渠时,18岁的邓传英便响应号召,成为女子青年突击队的劳动号子手。60年后,邓传英因为劳动留下了病根,已经卧床不起,但她依然能唱起当年的劳动号子。
在龙河口水库建设工地上,21岁的许芳华带领“刘胡兰突击连”,用血肉之躯保护了龙河口水库大坝,喊出了“人在、坝在”的钢铁意志。
在横排头渠首建设工地,工人崔如森不畏烈日,肩扛手抬百斤重的石块,累了也只说一句:“大家心里只有干活,让干就干,不讲辛苦!”
他们,是淠史杭工程千千万万名建设者中的一员。也许,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,我们无法知晓;甚至,那些把生命留在一线的建设者,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他们的名字。
但,我们知道,他们的每一滴汗水,每一次努力,甚至每一颗闪光的生命,都已经汇进淠史杭的历史长河,融进淠史杭精神,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。
【传承】
横排头渠首枢纽工程。
传承,是淠史杭精神65年来始终跳动着的、最有力的脉搏。
今年已经84岁的淠河管理局退休职工黄定稳是淠史杭工程第一代建设者。他的小儿子黄志成接过了父亲的“接力棒”,成为淠河管理局官亭分局刘圩段的一名基层水利人。
如今的淠史杭灌区,“淠二代”“淠三代”不胜枚举。几代人为淠史杭奉献一生的故事,正是“淠史杭精神”代代相传的最好注脚。
经过65年岁月洗礼,淠史杭工程发挥着巨大的综合减灾防灾作用,也与时俱进地走进新时代。
从1996年以来,淠史杭灌区陆续进行了渠道节水改造、工程除险加固、运行管理标准化,完善了工程体系,大大提升了服务功能。
据统计,65年来,淠史杭灌区累计灌溉供水1786亿立方米。以巢湖“多年平均水位8.37米时,相应库容为20.7亿立方米”来换算,几乎提供了相当于80个巢湖库容的灌溉用水。
如今的淠史杭灌区风景如画。
不断优化管理,持续建设现代化灌区,让“老灌区”焕发“新面貌”。
“进入新时代,我们将大力弘扬淠史杭精神,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,为区域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加有力地水资源保障。”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兼纪委书记张义峰说道。
未来,淠史杭将基本完成灌区分干渠以上骨干工程配套达标和30万亩以上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,建成淠史杭数字灌区,加快灌区水系联通,在全省率先建成数字灌区,在全国率先推进现代化灌区改造试点,建设国内领先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灌区。
从历史中走来,淠史杭始终未歇;向未来奔去,淠史杭使命在肩。
青山绿水红土地,人间奇迹淠史杭。65年后,当我们再次谈论起淠史杭,谈起淠史杭精神,心头一定萦绕着一片鲜艳的红色。那是江淮大地上的一面旗帜,永不褪色,代代传承。
上一篇:天气预报,台风“卡努”拐弯了,暴雨大暴雨分布下列地区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热讯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5723号-6 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